梦远书城 > 穿越·宫闱 > 一片冰心在玉壶 >  上一页    下一页
一六一


  第三章

  辽国,大同馆内。

  赵渝倦倦地靠在软榻上看书,手中的诗集还是三年前偷溜出宫时在街市上买的。柳永的诗集在宫里见不到,她偷偷藏了起来自己竟也忘了,直到这几日让侍女整理旧衣箱才翻了出来。

  “……草色烟光残照里,无言谁会凭阑意?……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”

  读在口中,将那句“为伊消得人憔悴”在唇齿间反复回味,她竟呆呆地落下泪来。

  旁边侍侯的侍女见状,轻声劝道:“公主,您现下身子不好,还是莫要看这些伤神的东西。”

  赵渝方觉失态,止了泪,勉强笑问道:“你怎么知道这是伤神的东西?”

  “奴婢听人说过,柳耆卿的词大多都是凄切得很,虽有好得,可有的也并不甚雅,说的……”侍女脸有些微微泛红,“……说得都是男女间的情爱,而且方才我听公主读的那两句,什么‘衣带渐宽’,您瞧,连宽衣解带都写上去,这不是羞死人了么。”

  赵渝听她之言,忍不住微微一笑:“你不懂,莫要胡说。这上面说‘衣带渐宽’的意思是,因为人渐渐地瘦了,所以平日里穿得衣衫也显得越来越宽,哪里是你说的什么宽衣解带。”

  侍女听了这才明白,羞涩笑道:“原来是这样,那这词公主您读来还真是对景,您瞧,您这些衣衫可不就是显得越来越宽了么。”

  赵渝闻言一怔,轻轻道:“……是么?”

  “您病了这些日子,自然是会瘦一些。”侍女怕她多想,忙又安慰她,“只要您听大夫的话,好好吃药,多多歇息,肯定就能好起来了。”

  赵渝却仿似没有听见,静静地想着什么,良久才道:“我是什么时候开始生病的?”

  “公主您忘了么?就是今年春天,在鸭子河的捺钵,您夜里出去时淋了场雨,回来就病倒了,直发了三日的高烧,可把奴婢们都急坏了。”

  “哦……我想起来,是春天的时候。”赵渝微垂双目,怅然道:“现在都快冬天了吧,一下雨,凉气就直蹿进来。”

  “已经过了寒露,这儿冷得早。”侍女答道。

  “真快啊……”赵渝惨淡一笑,不知不觉自己竟然都病了大半年,“大礼是什么时候?”

  “听说是准备在冬至那日。”侍女笑道,想引她开心,“公主,您可得多吃点,到时候穿上素锦红堆花绣袍才好看。”

  合不合身,好不好看,赵渝浑然不在意,她剩下来要做的事情便是平平顺顺地和耶律洪基行大礼,便算是尽责了。

  而那个人,他有他的事情要做,她强忍下心中酸楚,自己什么模样,自然不是他会在意的事情。

  宁晋一点都不傻。

  他知道要说服莫研不是件容易的事,而若以公事的名义让包拯把莫研调派过来,显然要容易的多。

  “莫捕头心思缜密,这些年屡破奇案,我耳闻以久。正巧她与我私交甚好,又去过辽国。这次我押送岁贡,少不得身边得有个熟门熟路的人,包大人,您就卖个人情,让莫捕头随我走这一趟吧。”

  秋日的一个午后,他笑意浅浅地坐在包拯的书房中,端得是风流俊朗,一席话侃侃说来。说罢,他自低头品茗,心中料定以他宁王的身份,不过是借用开封府的小小捕头,包拯断无回绝之理。

  偏偏他语罢良久,却不见包拯开口说话。

  半晌,才听见包拯缓缓道:“此事有些难处,近来开封府事情甚多……”他话才说了一半,门外有人朗声禀道:

  “包大人,我有要紧案情回禀。”

  宁晋听见这声音,抬眼望去,正是莫研。

  “进来吧。”包拯点点头,转头朝宁晋道,“包拯失礼,请殿下稍候片刻。”

  “国事要紧,国事要紧,可要我回避?”宁晋做了个手势。

  包拯笑道:“那倒不必。”

  莫研迈步入内,连施礼都免了,自怀中掏出个小布包递给包拯,禀道:“这是李家巷女尸头上的发钗,我看过,出自玉桂阁欧阳师傅之手。尸首我初步勘验过,胸部有尸斑,后脑曾被利器撞击,且尸身已经腐烂发臭,应是在水缸中泡了三日有余。”

  听她说到此处,宁晋已连茶都喝不下去了。

  包拯倒是听得非常专注,又问道:“是何种利器,你可看得出来?”

  “头骨破裂粉碎,应该是锤子,而且能使出这样的力度,凶手的力气一定很大,而且惯常用锤子。”

  包拯点了点头,似乎想起什么:“米铺的事情这么样了?”

  “今晚就可收网,手下的弟兄都憋了好几日,”莫研微微一笑,“就等着今晚抓个现行。”

  “还是要小心行事。”

  “属下明白。”

  几件案子都有了眉目,包拯似乎轻松了许多,朝宁晋笑道:“公事太多,怠慢殿下,还请多多包涵。”

  宁晋笑道:“不妨不妨,看来,小七在你开封府衙当真是历练出来了,又是尸首,又是发臭,听得我头都晕了。”

  “要是看上一眼,你会更晕。”莫研禀报完公事,也不再拘着,自行坐下倒了茶水喝,朝宁晋奇道,“你来这儿做什么?”

  “来找你们大人要人?”

  “要谁?”她顺口问。

  “要你。”

  莫研闻言一呆,她倒未想到宁晋特地来开封府竟然是为了此事,不由得抬眼望向包拯。宁晋朝莫研微微一笑,接着道:“你就随我走一遭辽国吧。”

  她尚未来得及开口回绝,已听见包拯道:

  “近来开封府衙公事甚多,莫捕头又是得力之人,何况再过几日,我还得派她去趟江南查件要案,恐怕是没法随殿下去辽国,还请殿下多多体恤。”他顿了顿,又笑道,“对了,我记得近卫官孔凝曾几次随同押运岁贡,此人武功不弱,殿下若带他随行,相信应能帮上些忙。”

  宁晋未料到包拯竟然连个人都不肯借,心中不愉,口中却仍笑道:“既然孔凝如此能干,不如把他调来开封府,让小七跟我走。”

  “殿下玩笑了。”包拯一笑带过,并不回应,显然仍是不愿答应。

  莫研见包拯已替自己回绝,倒也省得自己再废口舌,起身施了一礼,便欲告退。

  “等等,我同你一起走。”宁晋急唤,她只得停住脚步。

  宁晋复看向包拯,无奈道:“既然开封府连这个面子都不给,那本王也不敢勉强,就此告辞。”

  “老臣惭愧,恭送殿下。”包拯带着歉意拱手。

  待出了包拯书房,一路曲曲折折送宁晋来到角门,已能看见候在马车边的吴子楚。莫研正欲向宁晋告辞,他却停住脚步,直直立在石阶上……

  “因为怕下了雪不好走,今年要提前出发。过了霜降之日我就要走了,你当真不去?”他问。

  莫研沉默着摇摇头。


梦远书城(my285.com)
上一页 回目录 回首页 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