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远书城 > 亦舒作品集 > 西岸阳光充沛 >  上一页    下一页


  正如七三年人人见面说股票,今天,亲友坐在一起,寒暄三句之后,便开始谈论移民,态度模棱两可,语气吞吞吐吐,平时的虚情假意更夸大十倍,宜家索性一言不发,坐在一角翻阅杂志。

  好了,没想到姐姐也有这个打算,也一般的怪这个社会不适合她,再说下去,恐怕千篇一律,会表示这样做,是为孩子前途着想。

  宜家本人拿英国护照,更加不便发言。

  姐妹俩结伴旅游,在海关宜家往往一分钟通过,宜室却时时像罚站似接受盘问。

  宜家有什么资格多说。

  尚知同小姨开玩笑,“打算置岛屿还是买私人飞机?”

  宜家侧头想一想,“总算可以搬到市中心住。”

  宜室诧异,“房子贵到这种程度了吗,我以为这下子你可以住摄政公园了。”

  “姐姐真会开玩笑,也难怪,你们就是喜欢低估外国生活水准。”

  李尚知连忙站在妻子这一边,“除纽约东京外,我不觉别的地方贵。”

  宜家忍不住骂:“愚忠。”

  小琴听懂了,哈哈大笑起来。

  宜室满意地看丈夫一眼,两人紧紧握住手。

  宜家见他俩如许恩爱,也十分高兴。

  当年宜室不是没有人追求的,大学里理科工科的同学都专程赶来等汤宜室放学,女孩子长得好就是这点占便宜。

  但是她选对了人,李尚知虽然不算十分出众的人才,亦不见得腰缠万贯,但是他爱护她支持她,事事以她为重。

  是宜室亲口对妹妹说的:“有时公务缠身,家里两个孩子又闹,辛苦得要命,简直似熬不下去,一想到尚知对我这么好,体内似有能量暖流通过,又撑过一关。”

  宜家知道她这个姐姐,生性颇为敏感,可惜做艺术家,却还不够用,但身为公务员,又显得性格过分出众,所以仕途并不十分理想,十年服务,只逗留在中等阶级。

  不过,一个幸福的家庭补偿一切。

  况且李尚知在大学里升了一级,如今是副教授了。

  在这个黄金时代,听见她要策划移民,宜家才会不胜讶异。

  佣人侍候过晚饭,宜家告辞回酒店。

  李尚知说:“这间小宿舍留不住妹妹。”.“可不是,地方浅窄,地段偏僻。”宜室加一句。

  宜家说;“得了,你们夫妻别唱双簧了。”

  由尚知开车送小姨下山。

  宜家站在露台向他们挥手。

  她转到厨房捧出蜜瓜,才切开,尚知就回来了。

  感觉上只有十分钟。

  “这么快?”

  “宜家碰到了老朋友,由他送她。”

  “是谁?”

  “匆匆忙忙,也没有介绍。”尚知坐下,取起报纸,“相貌堂堂,一表人才的一位英俊男士。”

  “啊,莫非他另有奇遇?”

  “明天你自己问她。”

  “尚知,你且慢做报迷,我有话说。”

  尚知问:“说什么?”

  宜室一时不知如何开口才好,她站起来,“没什么。”

  尚知以为她心事未了,便劝道:“上一代的恩怨,到今日已告完结,你别想太多了。”宜室笑一笑。

  第二天,她把一位平日算是亲厚的同事约出来午膳。

  茶过三巡,开门见山地问:“陈太太,听说你已辞职决定前往加拿大。”

  那陈太太一怔,“是呀,很多人知道这件事。”

  宜室怕她多心,连忙认作一伙,“我也有此打算。”

  “那很好,着手进行没有?”

  “快了。”

  陈太太笑,“你那个性最适合外国生活,一不大喜欢交际应酬,二不爱搓麻将,英文也说得好。”

  宜室听到这样的话很是高兴,她心里也正这样想。

  “何止,我既不听粤剧,更不吃大闸蟹,家里又没有成群亲戚,到哪里住不一样。”

  那陈太太非常懂得说话,顺水推舟,“可不是,那就不应迟疑了,各国法案随时会得收紧,你们两夫妻经济必定不成问题,两位高薪优差,同在家印钞票一般,真是说走就走。”

  这样不负责任的门面话,听在聪敏过人的汤宜室耳中,居然熨帖舒服,当下她心花怒放,说道:“那么将来我们在温哥华见。”

  “当然一定要互相照应。”

  在该刹那,汤宜室已经决定要着手办这件大事。

  下午,回到办公室,上司召开工作会议,谈到几个宣传运动的进展,希望明年可以申请更多的经费。.宜室并没有像平常那样聚精会神的聆听。

  明年,明年她可能已经在加拿大了。

  对很多人来说,特别是男同事,这是一份养家活儿的好职业,房屋津贴连年薪接近四十万,表现出色的话,每三年跳一级,前途极佳。

  但是宜室心不在此。


梦远书城(my285.com)
上一页 回目录 回首页 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