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远书城 > 亦舒作品集 > 心扉的信 >  上一页    下一页
五十七


  新生握着她的手,在下巴摩擎,乘她不在意,双眼又红起来,泪盈于睫。

  “心扉,我渴望有一个正常家庭,养育孩子,早上六七点钟起床,主持家务,有空的话,做些自己有兴趣的工作,如果忙,就以家庭为重,听上去好似很简单,对象也就在身边,但是我心中有许多恐惧,无法克服,我怕有人不接受我。对于出身,我有若干自卑,却又在表面上急急欲证明我没有自卑感……连梁守丹都几乎应付不了梁守丹。”

  守丹把信纳入信壳,贴上邮票,放在进门茶几的银碟子上,待女佣寄出。

  过两日,回信来了。

  守丹诧异得张开嘴合不拢来,连忙拆开。

  心扉的信!

  浅蓝色的信封,本地邮票,爽朗的字迹。

  守丹忙不迭读下去:“守丹,很高兴你征求我关于成立家庭的意见,我是与你讨论问题的最佳人选,于新生假如爱你,那么,他会更加爱护你的缺点,假如他不爱你,你的优点也与他无关,而守丹,我相信,他是非常非常爱你的,不必忧虑犹疑,请勇往直前。”

  守丹缓缓抬起头来。

  这是一封真正由心扉作答的信。

  她连忙坐到写字台前,“心扉,对于快乐,我的看法是这样的,有好必有坏,有聚必有散,婚姻大概也是这样吧,父母亲当年是何等幸福,以致受了打击之后,对比太过强烈,母亲终其一生未能恢复原状,我每念及此心灰意冷。”

  守丹轻轻把信放在同样的位置上。

  10

  那一夜,守丹与新生应邀出席于家亲人的晚宴,新生发觉未婚妻脸上有一股前所未有的平和感。

  他悄悄问她:“心扉怎么说?”

  “我们还在商讨中。”

  “她站在我们这一边吧?”

  “她赞成。”

  “希望你考虑她的意见。”

  “他们来了。”守丹朝于家的亲友投一个眼色。

  这一关比守丹想象中易过,社会风气毕竟不一样了,一见梁小姐头面妆扮如此得体,众人已有好感,加上守丹最大的优点是绝不多嘴,对任何话题都以微笑应付,这一顿饭不会比从前侯书苓那种饭更加难吃,她胜任有余。

  女眷没待散席就开始私底下评头品足,暗地还发表意见。

  “于家把未来媳妇打扮得恁地漂亮。”

  有人“嗤”一声笑出来,“于家?他们算是小康,未致于有那样的能力,那位梁小姐穿的戴的,恐怕自家带来。”

  有人感慨,“女孩子身边有个钱,爱嫁什么人,就嫁什么人,大可以挑个最爱的,多好。”

  “像于新生那样的男孩子,品性虽好,可惜,无甚出息,读到博士,大不了在小大学里当讲师,二十年不知升不升得到教授,升上去又如何,不过住间宽敞点的宿舍,生活沉闷。不过,女方如有嫁妆,话又不同说法,那么多假期,大可逛遍欧亚美洲。”

  “为何那于阿姨还不满意粱小姐。”

  “你见过世上哪个婆婆会对媳妇表示心满意足的。”

  “这倒是真。”

  散了席,人都散清,于太太还在抱憾,“姻缘前定,不由人不信,挑来挑去,竟会是她。”

  于先生不由得苦笑。

  “六表婶向我抱怨,说儿子娶了媳妇一家人回来,媳妇的娘家就在隔壁,一清早众人就往女婿家跑,见什么拿什么,电话铃一响就来听,当作自己家一样,那种小家碧玉真可怕,六婶懊恼得不得了,不能爱屋及那么多只乌鸦,只得退避三舍,有儿子等于没儿子。”

  于先生一句话也没有。

  于太太总结,“那样从小喂奶养大的儿子啊,多少心血,少吃一格奶就叫我们担心半日,天天抱在怀中呢喃,好不容易长大成人,暖,奇怪,一钩就叫陌生女子钩去了,父母若不小心得罪那女子,嘿,同父母拼命呢,养儿子有什么意思?白花半辈子心思。”

  于先生当然一言不发。

  “我心灰意冷了,老头,责任已尽,我们且游山玩水去,不要再管他人闲帐。”

  这句话钻进于先生耳朵,受用无比,连忙接口:“伊丽莎白轮船,还是东方号快车?”

  于太太悻悻然答:“先尝珍馐百味,接着穿金缕玉衣。”

  于先生一叠声说:“是是是,太太。”随即拍一拍额角,“奇怪,对父母,我从来不曾如此敬畏服从过。”

  于太太一怔,破涕为笑。

  归途中新生对守丹说:“怎么样,他们不怎么可怕吧?”

  守丹笑笑,可怕也不关她的事,她与这班人不相干,一年顶多吃一顿半顿饭,他们怎么看她,无关紧要,她则无暇去看他们。

  “爸妈希望我们毕业后回来。”

  那是两年后的事了,此刻说还嫌早。

  “我想先结婚。”


梦远书城(my285.com)
上一页 回目录 回首页 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