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远书城 > 亦舒作品集 > 预言 >  上一页    下一页


  二〇〇四年。

  大都会。

  陈萼生坐中法合制的长征协和号飞机于当地时间晚上九点半抵达,航程已由十二小时缩为六个钟头.

  年轻的她只携带简单手提行李,打扮如普通学生,短发、卫生衫,卡其裤,戴一只男装大手表。

  一走进飞机场萼生便有一种奇特的感觉。

  太静了。

  静得不似中国人的地方。

  萼生持加拿大护照,她来自西岸的温哥华,经验告诉她,凡是有华人聚集的地方,最大特色是吵嘈,不论来自哪一个省份,开口必定哗,嗨、嗬、哎、呀、哩,充满惊叹,反正白人已几乎撤离温市,大家更可肆无忌惮表达丰富的感情。

  此处没有道理这么静。

  且秩序井然。

  人们说话的时候,居然统统把身子趋向前,低声讲,绝不骚扰他人,全世界只有一种民族有这样的习惯:英国人。

  萼生抬起头,看到“外国人”的牌子,排到那行去。

  她前边站着十来个人。

  萼生有点紧张。

  说真的,她还是在这里出生的呢。

  这次回来,时间允许的话,她想到故居去看看,十二岁才离开的萼生对香江有颇深的印象。

  轮到她了。

  穿草绿色制服的移民局人员拾起头示意她前去。

  萼生用谦恭的身体语言,把护照打开,递给柜台后的年轻人。

  人离乡贱,萼生才不好意思像在自己国家那样,嚼着口香胶糖,戴着耳筒录音机吊儿郎当十问九不应,遇不开心事即时要见公务人员的上司。

  年轻人向她笑笑.他有雪白的牙齿,随手按动电脑,查她的记录。“陈小姐,你以学生身份来旅游?”一口英语发音准确得叫人吃惊。

  “是。”萼生肃然起教。

  “打算探亲吗?”

  “没有近亲了。”

  “可是,我们知道你有位舅舅同一位阿姨住在香江。”那年轻人抬起炯炯有神的双目。

  好家伙,萼生不动声色,仍用美国口音的英语说:“已经不熟悉他们,有空或许会见面。”

  “陈小姐,欢迎你来香江,旅游愉快。”

  “谢谢你。”

  年轻人又向她笑笑,转过头去招呼另一位旅客,帽子中央的一颗装饰红星闪了一闪。

  萼生怔怔地走到行李检查处。

  他们什么都知道,而且不介意让旅客知道他们什么都知道。行李经过输送带到达透视器前。

  萼生听到轻微嘟嘟响。

  “小姐,请开启行李。”

  萼生立刻拉开手提包拉链。

  “请问这是什么?”

  萼生连忙回答:“这是我健身用的一条横杠。”

  “谢谢你。”

  萼生才转身,就听到检查人员用普通话低声置评,“他们只晓得玩玩玩。”没料到旅客全听得懂。

  萼生不是不感慨的,人家说得对。

  尤其是他们这一代,除了玩,还就是玩。

  星期五提早两个钟头下班,驾车出城,跳上风帆,便是一整个周末,非晒得龙虾似不回家,星期一上班,肉体坐在会议室,灵魂还在海风中荡漾。

  以她为例,从来没有想过抱负、建设、创业。

  小时候也问过母亲:“妈妈,我长大该做什么样的人?”

  母亲亳不犹疑,“快活的人。”

  那便是陈萼生的大目标。

  步出飞机场才松口气。

  她打算乘旅游车进市区,略为便宜点,一个小伙子却前来兜搭,“五十块美金,希尔顿,喜来登,五十块美金。”

  萼生笑了,这才象样嘛,她还价:“三十块。”

  “小姐,按里数看表,要八十块。”

  “四十元。”

  “跟我来。”

  萼生上了他小小半新旧丰田牌计程车。

  那小伙子在倒后镜看她一眼.“多久没回来啦?”

  “十三年。”

  “呵,你走的时候,此地还由英国人管辖。”

  人生地不熟,萼生决定说话小心些。


梦远书城(my285.com)
上一页 回目录 回首页 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