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远书城 > 亦舒作品集 > 纵横四海 >  上一页    下一页
五十三


  翠仙随即叹气。“等,”怎么不等,革命终有完结的一天,不是你死,就是我亡,我等。”

  “翠仙姐,要不要搬来一起住?”

  何翠仙转过头来,看着四海夫妇,扬起一角眉毛,“什么,叫我替你们管家,我才不干,各归各最好。”

  四海说:“是,是,反正姐姐近日常常来温埠做生意。”

  翠仙语气转为温和,“四海,你同我都知道,庞英杰是不会回来的了。”

  四海不敢搭腔。

  翠仙说下去,“他们都回不来了,”停了一停,忽然吟道:“可怜河边无定骨,犹是深闺梦里人。”

  她用手掩住了脸。

  时间过得真快。

  中国人在温埠的力量也凝结得真快。

  四海两个孩子已进自己人办的学堂读书,对数学有兴趣,教他们床前明月光,则咭咭笑,无甚理解,同洋童吵架,口角一如外国人。

  踢牛仍在店里帮忙,赫可卑利则已返回纽奥尔良去寻亲。

  店铺已是温埠老子号,用着十来个伙计,年年均有盈利,早已偿还何翠仙那边的债务。

  手边一宽松,四海又想起家人。

  他妻子很但白:“我一点不想回去,在家乡我没过过一天好日子,兄嫂并不疼我,吃与穿都轮不到我,大哥开口骂我,大嫂只在一旁咪咪笑,恁地阴毒,我不会怀念那种日子,既然出来了,只当逃出生天。”

  四海十分尊重妻子,事情耽搁下来。

  此刻的他,不折不扣成了侨领,事忙,不经安排,一时也走不开。

  一日,他自店里核数出来,被报童拦住,“罗斯福当选美国大总统,买张报纸看,先生。”

  四海心想,我们第一个大总统几时诞生呢。

  “四海叔,四海叔,”有个少年叫住他,“请到牛打东街华汉堂,义声叔收到一封电报,要给你看。”

  四海匆匆赶去。

  “同盟会有何消息?”

  有人递一张电报给他。

  四海谙英语,一看,电报上只短短两句,阅毕,他淡淡告诉众人:“广州新军起义失败。”

  整个华汉堂嗡地一声。

  四海一言不发,走回家去。

  也不叫车,一直闷声不响步行了十里路,到家,满头大汗,坐倒在椅上,也不作声。

  两个孩子放学回来,一边用英语吵架,边吵边拍打对方,

  进得屋来,那两个十多岁的男孩看见父亲脸色铁青,知道不妙,却未知是何事不妙。

  四海暴喝一声:“为什么不讲中文?你不是中国人?嗄,说!你是什么人?”

  翠仙闻声,自内堂奔出。

  母子三人只见罗四海一张脸涨得血红,脖子比平日粗了一圈,额上青筋绽现,拳头紧握,像是要找谁拼命一样。

  翠仙想把他按下座椅,她的手被大力弹开。

  忽然之间,四海又似皮球般泄了气,坐倒在椅子上,眼泪汩汩而下。

  两个孩子吓得语无伦次,一直喊:“爸爸,我们说中文就是了,我们说中文。”讲得却还是英语。

  翠仙挥挥手,叫儿子走开。

  四海呆着一块脸。

  半晌,翠仙绞一条热毛巾给他。

  他才哑着喉咙说:“革命仍须流血。”

  翠仙一呆,也落下泪来。

  民国成立那年,罗四海四十五岁。

  他一直没有再回家乡。

  两个妹妹都已出嫁,因四海慷慨的馈赠,嫁妆办得不错,两个弟弟到南洋去过一趟,见识过后,乖乖回来留在家中,稍后亦结婚生子。

  “那时,乘船往返大西洋与太平洋已不是新闻,巴拿马运河已经动工,英国人正尝试用飞行机器横渡英法海峡。

  罗家已是小康之家,翠仙同丈夫说:“要回去的话,我们陪你回去。”

  四海却犹疑,“听说欧洲要开仗了。”

  “咄,这同咱们有什么关系。”


梦远书城(my285.com)
上一页 回目录 回首页 下一页